政府信息公开

桃源县2016年农村精准扶贫就业技能培训

2016-05-26 10:09
字号:【

为全面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就业创业技能,确保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推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以全面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就业创业技能,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目标,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有效整合县内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贫困农民转型培训和驻村帮扶脱贫培训,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二、目标任务

1、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以县人社局为主体,以转移就业和技能提升为目标,开展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1200人,参训学员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人数达90%以上,转移就业率达70%以上。

2、贫困农民转型培训。以县委农村工作部、县农教办为主体,组织农口相关单位,围绕以农业生产作为主要收入的贫困人口,以提升务农专业技能为目标,培育1500名新型农民。

3、驻村帮扶脱贫培训。以县委扶贫点村工作队为主体,以提升贫困村农民综合素质为目标,在52个扶贫点村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及综合素质培训2300人次。

三、培训安排

(一)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1、培训形式及培训内容。一是以企业预招的形式,在大华机械、三特机械、康多利油脂、蜀中情食品、利峰鞋业、福星鞋业、龙行天下、辣妹子食品、津山口福、龙行天下等企业开办岗前培训班,根据用工企业需求培训车工、铸造工、制油工、禽类屠宰加工、制鞋工、果蔬加工、酱淹菜制作工、制衣工等工种;二是将学员集中到县就业培训中心或相关培训机构,统一开展月嫂、电工、电焊工、人事管理、刺绣工、广告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农机操作、花卉苗木、保安员、旅游服务人员、PC机调试维修、营业员等工种培训。具体培训工种和各工种的办班数量根据培训对象的意愿确定。学员培训合格后,推荐到全国各地或就地转移就业。对同一工种参训学员比较集中的乡镇,也可以以乡镇为单位,就地开展培训。

2、培训对象确定。培训对象必须是县扶贫办登记在册的农村贫困人口,男性年龄在16-59岁之间,女性年龄在16-54岁之间。培训指标分配到乡镇后由乡镇在贫困人口中筛选认定后上报。各乡镇培训指标分配见下表:


 

转移就业培训各乡镇指标安排

 

乡   镇

培训指标

乡   镇

培训指标

乡   镇

培训指标

漳江镇

101

九溪乡

10

理公港镇

64

陬市镇

22

剪市镇

18

牛车河乡

40

漆河镇

42

西安镇

29

观音寺镇

57

盘塘镇

41

沙坪镇

133

佘家坪乡

25

青林乡

73

郑家驿乡

26

三阳港镇

20

枫树乡

48

杨溪桥乡

30

泥窝潭乡

19

架桥镇

25

木塘垸乡

17

夷望溪镇

50

热市镇

52

马鬃岭镇

26

茶庵铺镇

86

黄石镇

36

双溪口乡

44

龙潭镇

66

合计:1200人

 

3、时间安排。4月15日前,各乡镇组织宣传发动,开展调查摸底,并将符合条件的学员花名册、拟参训的专业选择意向统一报县人社局;4月下旬,县人社局根据乡镇报名摸底情况,确定培训专业、培训地点和各专业培训人数,并将培训任务下达到各定点培训机构;4月底至9月底,各定点培训机构按人社局下达的培训任务,分期分批组织开展培训。培训结束后,及时将参训人员推荐就业。

(二)贫困农民转型培训

1、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以今年确定的52个贫困村为重点,在52个贫困村所在的10个乡镇开办培训班。

2、办班安排。按照就近和规模适度原则,共开办10个班,原则上以乡镇为单位独立办班培训,全年共开展10场培训。具体办班安排见下表:

 

办班地点

参训人数

人员来源

时间安排

理公港镇政府

150人

本  镇

4月下旬完成

龙潭镇政府

170人

本  镇

4月底完成

茶庵铺镇政府

160人

本  镇

5月上旬完成

杨溪桥乡政府

140人

本  乡

5月下旬完成

西安镇政府

130人

本  镇

7月上旬完成

乌云界管理局

150人

沙坪镇

7月上旬完成

观音寺镇政府

160人

本  镇

7月下旬完成

牛车河乡政府

150人

本  乡

8月上旬完成

黄石镇政府

150人

本  镇

8月下旬完成

热市镇政府

140人

本  镇

9月上旬完成

 

3、培训内容: ⑴由相关领导宣讲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由农村经营管理服务站相关领导宣讲林地、林权流转相关政策;(3)由县农业局技术员讲授粮食生产技术;(4)由县林业局技术员讲授林业生产技术;(5)根据各贫困村产业发展特点和群众实际需求,聘请专家讲授种养技术、农机作业、经营管理、市场开发等课程。

(三)驻村帮扶脱贫培训

1、培训形式、培训对象及时间安排。由驻村后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在52个有扶贫工作队的点村独立举办培训班,培训对象为该村农民,以贫困人口为主。全年每村举办2次培训班,每次培训人数不低于50人,两次共培训100人次以上。第一次在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后启动,4月底前完成;第二次在7月底启动,8月中旬前完成。

2、培训内容。第一次培训内容包括中央一号文件及相关农村政策宣讲、种植业实用技术讲座等;第二次培训内容包括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农村环境整治知识、养殖业实用技术讲座等。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副书记陈德任组长、副县长黄沅敏任副组长,县委农村工作部、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农教办、县人社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畜牧水产局、县农机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桃源县农村精准扶贫就业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类培训的组织协调、指挥调度、工作督导及考核验收工作。

2、强化工作责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自身职能和任务分工,认真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培训任务的全面完成。各乡镇要按照县人社局和县农教办分配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贫困农民转型培训指标,认真搞好宣传发动,及时足额将学员组织到位。点村工作队(后盾单位)要根据点村群众需求,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开展好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并督促点村按要求落实贫困农民转型培训参训人员。县扶贫办、县农教办将把这次培训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对乡镇、点村工作队(后盾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3、强化工作督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将根据培训时间安排,组成专门的督导小组,对各类培训班的推进进度、学员到位、培训质量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督导。对工作推进慢、培训效果差的乡镇和单位,将在全县通报批评;对就业转移培训中未按教学计划组织培训、弄虚作假、培训时间严重不足的定点培训机构和单位,将取消其培训资格,并拒付培训补贴资金。

 

 

 

2016年5月3日

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