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桃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县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11号提案的回复

2020-12-03 16:42 来源:桃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字号:【

邹敏、杨春龙、邓智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桃源米粉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我局对你们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县科技局开展了相关调研,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桃源县米粉产业发展现状

(一)加工情况

桃源涉米粉加工企业3家、作坊26家,从业人263人,主要生产湿粉、干粉两类;2019年产干湿粉22178吨、产值7505万元;年加工大米12122吨,占全县早稻产量7.7%。

湿粉加工企业3家,从业人114人;2019年产湿粉17064吨、产值4437万元;年加工大米6563吨,占全县早稻产量4.2%。干粉加工企业1家、作坊26家,从业人149人;2019年产干粉5114吨、产值3069万元;年加工大米4705吨,占全县早稻产量3.0%。

产品售地分县内、县外市场,湿粉抢占县内及周边县市,干粉主要侧重于市外市场。销售分三种方式,一是定点销售。各生产厂家,在本县或异地设立销售窗口,扩大销售;二是冷链配送。对大型企业、学校、酒店等需求量大单位,采购冷链车配送到位;三是电商物流异地销售。此类主要针对干粉,约60-70%干粉通过此途径销往全国各地。

(二)经营情况

全县从事米粉经营645家,其中:县内登记注册207家,外县69家,从事米粉经营但非主要业务369家,按每村一家计算。米粉店经营从业人员约1128人,2019年销售额约23890元。外县米粉店多集中于本县人口异地就业集居区、旅游区。每店从业人员平均2-3人,平均销粉50kg左右,日均卖粉130碗,2019年日均折合销售额近1000元左右,各店年均收入近40万元,效益可观。

(三)电商营销情况

电商是当前拓展市场的有效手段,现有德园米粉厂、川紫河米粉厂筹建了自身电商平台,网络销售有了一定基础,产品辐射全国,川紫河米粉厂干粉甚至走出了国门。2019年日均销售近40万元,年均销售量386吨,完成销售额540万元。

(四)品牌建设情况

为利于外向型市场拓展,生产厂家注重品牌的开发与保护,现有“花园三艺”“川紫河”“文家巷”“德园”四个成名品牌,在本市影响力大,市外有一定的知名度。

(五)日常监管情况

我局始终把米粉安全监管作为工作重点,加强监督检查。先后开展湿米粉专项整治行动、米面油等各类米粉专项治理工作,实现食品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监管;实施米粉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管理,编制年度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并全面实施,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全县米粉行业整体质量安全水平,切实掌握米粉产品质量安全状況,着力解决鲜湿米粉产品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二、我局近年来所做的工作

近年来,我局就建立米粉标准制度体系及创建米粉行业品牌等积极向省、市市场监管局汇报。市市场监管局回复:关于米粉产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已将常德米粉列入常德品牌行动的六大区域品牌,明确提出要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将常德米粉打造为百亿产业,为促进常德米粉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常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常德米粉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见附件)。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与市市场监管局保持步调一致,继续做好米粉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及监督检查工作。一是继续做好米粉企业的生产许可工作。二是依法严肃查处不合格米粉生产企业,加大复查复检工作力度。三是加强对米粉企业的指导和服务,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加快设备的升级换代。四是充分发挥社会共治效用,积极鼓励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参与到我县米粉制品项目的食品安全科研中来,解決制约米粉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推动桃源乃至常德米粉行业的发展。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对我们工作提出的宝贵的建议。


 

  桃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11月30日


扫描二维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