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斌、邱表太委员:
首先,感谢你们对民政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你们在县政协第十三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县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提案》收悉。
根据今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要求,提倡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主任“一肩挑”,因此,对于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工作,我们县民政局在县委组织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协助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坚持聚焦基本任务开展教育培训,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工作实效。实现党员集中学习教育培训的常态化,落实学时制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和集体学习时间不少于56学时、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落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学用制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运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实施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提升”计划,用好用活学习强国、红星云等平台引导干部深入学习。县级推行书记讲党课、党员冬春训等制度,通过集中轮训班、业务辅导班全方位提高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2017年以来,年均举办培训班5个,培训干部2000余人次。
二、强化激励关怀,提升基层保障。
一是以经济激励保障肯干事的“甜头”。一方面,建立基层经费保障正常增长机制,让村干部轻装上阵。目前,村级低限运转保障达到23万元,村支部书记年均报酬超过4万元,一般村干部年均报酬超过3.5万元。另一方面,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在政策支撑和县级多部门指导下帮助基层增收入、减包袱。目前,全县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24个得到上级扶持的集体经济项目村已全部取得实质性收益,直接带动辐射周边近60个村发展特色经济。成效突出的如龙家嘴村年收益达20万元以上,央视新闻《朝闻天下》和“6+1”栏目、湖南卫视、快乐购以及市县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和推介了龙家嘴村多元化集体经济引领村民致富的典型事迹。二是以政治待遇提振能干事的“劲头”。2017年以来,41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村(社区)“两委”成员、乡镇(街道)事业站所考录进入公务员队伍;优选1名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2021年,紧跟市委部署,面向村干部、村(社区)党建联络员、社区网格员、辅警定向招录84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一步打通了基层干部成长通道。三是以人文关怀激发想干事的“盼头”。2017年以来,以县委名义累计表彰农村优秀共产党员21名、农村优秀党务工作者12名、农村先进党组织18个,进一步激励基层干部干事“正效应”。全面落实村(社区)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活补贴机制;县级领导带头,在重大节日上门慰问老党员、生活困难退职村干部的关怀行动持续开展。
三、注重多措并举,建强基层队伍。
一是拓展“备”的深度储才。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持续实施村(社区)干部“234”后备人才培养和“青蓝工程”,动态储备“青蓝工程”村级后备干部620名。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2020年初,县委大力实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预备人选“育青计划”,此次换届,新进的村(社区)“两委”成员中,有407人是此次“育青计划”培养的后备干部,基层干部队伍内生力量不断增强。二是提高“配”的精度选才。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选拔出了一批致富带富能力强、敢闯敢拼、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干部。本次换届后,村(社区)干部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5.6岁,35岁及以下占比47.3%;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61.8%,全面达到了年龄调优、结构配优、主职选优的配备标准,基层队伍活力更加凸显。三是强化“帮”的准度培才。村(社区)干部在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的基础上,通过乡镇(街道)推选、县委组织部比选的方式确定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德才兼备、事业心责任感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群众工作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具有较强传帮带能力的导师,对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群众工作能力相对欠缺、业务能力相对薄弱的其他村(社区)干部采取组织学习、专题培训、谈心谈话、座谈交流、调研走访、跟班学习、实地观摩、现场教学等方式进行帮带,达到以强带弱、共同提高的目的。
桃源县民政局
2021年7月10日
签 发 人:罗梓铭 联 系 人:龙学武
联系单位:桃源县民政局 联系电话:662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