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桃源县人社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工作要求,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不断推动法治建设工作水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1.深入贯彻学习。一是召开人社局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会议,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法治意识。二是全体干部职工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日常业务工作中,在执法、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推动广大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组织执法人员参与行政执法证考试,现持证率达到100%;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湖南法网”普法学习,参学参考通过率均达100%。
2.优化监管执法。一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主体合法、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二是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行政决策和法制审核方面的作用,积极落实出庭应诉制度,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监察部门积极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三制”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用工实名制”“工资支付分账制”落实到位,强化“联席会议制”“月报告机制”“巡查整改机制”“行刑衔接制”等制度的建设。仲裁院组建农民工工资速裁庭,建立健全“快立、快审、快调、快结”的速裁工作机制,为劳动争议维权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办案流程,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质增效。
3.浓厚普法氛围。一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学习,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局领导班子带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素质和法治意识。二是抓好政策宣传,持续推进“温暖社保-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利用微信群、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养老保险政策,通过进场期、进社区、进敬老院以及招聘会等政策宣讲活动。各乡镇通过微信网格群、朋友圈、印发宣传册、开通“村村响”等方式大力宣传社保政策,提升群众参保积极性,积极引导广大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多缴补缴。三是为切实提升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推动县职业中专和园区龙行天下、嘉泰等规模鞋企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桃源制鞋工”劳务品牌培训基地,打造了以飞沃科技为中心的“智能制造”、以三特机械为中心的“桃源机械”等职业技能培训品牌项目。同时,积极向上对接上级政策,主动和培训学校联系,制定送培训下乡方案,目前我县5家技能培训机构均已下乡开展培训,全县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277人。针对性的解决了群众急需解决、期盼解决的问题。
4.加强争议化解。一是加强行政复议和诉讼应诉能力建设。按照法律程序,与当事人及相关部门反复调查核实、沟通研究,确保案件审理全面、客观、公正。二是依法加强举报投诉工作。受理全国欠薪平台投诉149条、现场投诉337条、政务热线投诉97条、媒体平台投诉48条、电话投诉有效线索173条,累计帮助1253名农民工讨回工资397万元。全年受理政务热线工单252件,受理百姓呼声、问政湖南等各类网络平台群众诉求55件,处理来信来访37件,妥善处理了含信访件在内的所有群众诉求,办结率均达100%,有效地防止了小事变大、大事变难的现象。三是开展集中接访行动。我局联合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用心用情·湘薪湘护”欠薪问题专项接访行动,对有效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防范化解重大欠薪风险隐患形成推力。四是深化多元调解机制建设。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的原则,2024年,全县共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66件(其中立案134件,案外调解案件232件),涉及劳动者577人,涉案金额3952.65万元,立案处理案件当期结案134件,当期结案率100%,调解结案348件,调解成功率95.08%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法治宣传方式创新性不足:宣传形式仍以传统的发放资料、举办讲座为主,对新媒体、新技术运用不够,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有待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有待加强: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对行政执法行为的日常监督检查不够深入,存在一定执法风险。
三、2025年具体工作思路和措施
1.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短视频、动漫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作品,增强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和传播力。
2.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不规范问题,确保严格公正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