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2022年前三季度桃源县经济运行分析

2022-11-03 16:27 来源:桃源县统计局
字号:【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疫情、旱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县上下大力推进“一三五”发展战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推进“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措施,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稳物价,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持续恢复、稳中向上的良好态势。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58.9亿元,同比增长5.8%,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17.8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 173.9亿元,增长5.7%。

    一、前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产业发展稳中有增。一是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粮食生产基本稳定,早稻产量23.81万吨,下降1.1%。蔬菜产量44.7万吨,增长3.5%。生猪生产保持增长,出栏57.49万头,增长0.2%。二是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前三季度,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增速排全市第2名,分别比7、8月份加快1.6个和0.8个百分点,连续数月保持恢复态势。前三季度,2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增加值正增长,增长面达65.5%。主导产业中,食品制造、制鞋、专用设备制造、电池制造现价增加值分别增长35.5%、55.9%、27.0%和84.2%。三是服务业继续恢复。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5.7亿元,增长20.8%。10个行业增长面达100%,其中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0.1%、22.9%、32.1%和20.5%。

    (二)市场需求加快恢复。一是有效投资稳步扩大。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7%,增速排全市第7名。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7%。基建投资增速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6%,同比加快41.5个百分点。投资内部结构改善,民间投资占比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达到了10.7%,提高5.1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市场继续回暖。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2亿元,增长3.2%,比上半年、1-8月分别加快1.5个和0.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4.8%,其中粮油食品、烟酒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4.4%和19.9%,大宗商品消费继续发力,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8%和13.7%。三是市场主体培育较好。9月末,全县在库“四上”单位402家,增长10.1%。前三季度,新增入库“四上”单位13家;净增“四上”单位13家。

    (三)运行质量稳中有升。一是财政收入降幅收窄。前三季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2亿元,同比下降19.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7.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5%,连续两月保持正增长,比上半年提高19.4个百分点。二是企业效益有所改善。前三季度,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亿元,增长16.4%,同比提高3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1.2亿元,增长112.2%,盈利面为70.0%。三是“五好”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前三季度,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增速排全市第2名,高于规模工业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占规模工业比重为74.4%,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四)新兴动能加快成长。一是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前三季度,全县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企业达到45家,增长25.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3.9%,比全部投资快91.2个百分点。二是新产业增势良好。全县高新技术产业现价增加值增长6.9%。1-9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2.9%和96.6%。三是新业态较快发展。前三季度,限额以上企业网上零售额增长60.1%,比上半年加快58.6个百分点。四是规模工业新产品产销两旺。规模工业中,电子元件、集成电路、锂离子电池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3%、35.5%和56.0%。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5.7%和19.1%。

    (五)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一是民生投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1.1%。二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5%以下。三是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31元,增长7.1%,增速排全市第2名,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590元,增长5.6%,增速排全市第6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到13662元,增长8.0%,增速排全市第1名。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需重点关注的方面

    (一)关注消费需求疲弱对县域经济恢复的制约影响。从前三季度看,全县供给端总体端好于需求端,无论是农业、规模工业和规模服务业产值保持增长,但需求端受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小微商贸企业恢复程度较低,疫情管控趋严,消费恢复仍然面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支出分配谨慎、消费意愿承压、消费场景受限等制约因素,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二)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市场预期和信心仍未扭转。2022年以来,宏观上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实施了下调房贷利率、降低购房门槛、放松限购等一些列宽松政策,但房地产市场预期并没明显改善。前三季度,全县房地产投资下降16.8%,其中住宅投资下降18.7%;房地产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实际到位资金等指标深度收缩,同比分别下跌26.7%、38.0%、44.9%;房屋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均价等前瞻性指标仍在持续走弱,前三季度同比下跌70.8%和15.5%。总体看来,桃源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筑底阶段。

    (三)市场主体发展预期转弱问题尚未得到改善。面临疫情反复、成本抬升等多重冲击、微观主体逐步形成收入下降、预期不稳、信心转弱的负反馈循环。居民部门方面,数据显示城镇居民调查失业率接近5%,处于高位运行。同时,受疫情影响,灵活就业者、个体经营户等群体收入明显减少,制造业、建筑业等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明显收缩。疫情影响,导致居民消费信心修复艰难,居民防风险意识和储蓄意愿不断增强,9月末,全县住户存款比年初增加46.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2.2亿元。企业部门方面,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分化。前三季度,受干旱天气的影响电力供应业增加值增速现价增长11.0%,受消费需求偏弱,家具制造、计算机制造、水泥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出现了负增长;企业主动融资意愿不强。前三季度。规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仅增长0.8%,制造业新增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重仅4.9%,同比下降了1.8个百分点。

三、下阶段经济工作的建议

(一)稳预期坚定市场信心。稳定预期是稳定经济运行的核心工作之一。要加强预期引导、做好预期管理,使社会预期与经济发展在相互促进中形成良性循环,这是多年来我国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得到的一条重要经验。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问题,长期向好的趋势也没有变,只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其前瞻性、针对性,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一三五”战略,县域经济就一定能排除短期干扰因素,实现迎难而上、稳中有进。

    (二)发挥政策效能支持民企发展。民营企业是全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是深化改革、开创新局面的积极推动者。对于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要落实到位。要尽快出台细化配套措施,做到落实快、协调快、见效快,让民营企业“解渴”受益。对于各类政策,要加强宣传和服务,确保民营企业应享尽享。同时,要聚焦民营企业的共性问题和普遍诉求,针对不同民企的行业特点和实际痛点,因时因事精准施策,对工业企业及时细化保供稳价、用地用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体措施,对服务业企业推动留抵退税、社保费缓缴、房租减免等政策加力提效,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三)更加注重精准有效投资。当前正处于县域经济回稳最吃劲的节点,要采取有力措施,继续想方设法扩大有效投资,将工作重心转到落实资金投放、项目开工建设和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上来,助力巩固经济企稳基础、促进回稳向上。抓紧形成精准有效投资,要在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引导撬动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积极性。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大头,也是投资的主力军。要用改革的举措、市场的办法,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实施,加强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优化民间投资环境,更好地稳定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