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通过验收
日前,桃源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通过验收并获“湖南省县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授牌。
授牌仪式现场
近年来,桃源县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增强队伍能力素质,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效能,以高质量执法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体制逐步完善。积极探索“局队站合一”改革,不断理顺体制机制,围绕案件办理、巡查监管、信访办理、普法宣传、队伍纪律、装备提升及管理等重点内容出台系列规定制度、办法方案,进一步厘清权责、明晰程序、建立规范,为生态环境领域标准化执法监管奠定坚实基础。
人员专业过硬。注重以学练兵、以练为战,常态开展内部培训和实操训练,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执法监督技能等纳入执法队伍学习培训重点内容,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大比武大练兵活动、监督帮扶行动。近三年,执法局人员在年度考核中获县三等功2人次,获县嘉奖4人次;2024年,先后派遣3名业务骨干参与了山东东营、江苏扬州、湖南长沙等地大气监督帮扶;1名同志入选常德代表队参选省级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并作为优秀案例分享者在非现场监管交叉执法经验会上发言;联合交通运输、公安等相关部门共同承办了“桃源·2024水上应急救援综合演习”,并参演了船舶溢油清除以及船舶受阅科目。
装备充实有力。坚持将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经费纳入部门预算,足额保障了执法运行、装备建设、执法人员统一着装等工作需要,2024年新增配备了测距仪、便携式水污染物监测设备、油气回收三项检测仪、现场执法记录仪等一批执法监管辅助设备,并综合运用新装备新技术破解执法工作难题。2024年以来,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面推进移动执法系统的使用,推动实现指挥调度、执法检查、案件办理、稽查考核一体化,上报执法监管平台有效检查数据292条,月人均上报记录达到3条以上。
执法高效规范。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同时坚持刚柔并济,落实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充分利用依托污染源在线监测、智能监控、无人机、用电监控等物联网手段,扎实推进“非现场执法监管”,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让违法企业“无处遁形”。2024年,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40余人次,检查发现问题40余个,均已督促责任主体完成整改;对22起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5起,免罚13起,轻罚1起,发布典型案例1起;受理环境信访举报投诉77件,均按程序办理并回复,信访受理率、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编辑:官必珍)
(审核:谭琳琳)
(签发:王帮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